雖然沒有讀者問我,但我自己也常問自己一個本網誌最顯而易見的問題:
「為什麼文中的舊書店都是代號?」
先把這問題擱著,我們來看幾份文獻。
章君穀,活躍於民國五六十年代的歷史小說家、傳記文學作家。除了以「張谷」(筆名)撰寫的通俗小說如《大刀王五》、《劍娥》、《沙三》、《黑雲》、《鐵騎》等之外,更教人津津樂道的是他以「章君穀」(仍是筆名)所著,能夠臧否人物生平、掌握讀者情緒的歷史傳記小說,如《杜月笙傳》、《吳佩孚傳》、《袁世凱傳》,甚至連四川楊森將軍的自傳,《蔣碧微回憶錄》等個人「自傳」,也是由章君穀執筆。
歷史人物傳記,要寫得精彩好看,又能不離史實,那真叫難。鬼才如章君穀,縱能妙筆生花,或許也免不了記憶有誤、欠缺證據只得想當然爾、甚至是為了劇情轉折銜接而造無中生有之筆。若筆下主角業已仙逝百載,會不會托夢抗議固不可知;若筆下人物尚在人間,或者子嗣猶存,不想被找麻煩,下筆可得斟酌。
章君穀在民國五十年代撰寫「杜月笙傳」,至今仍是研究杜月笙的重要資料;然而我們大概可以想像,寫「杜月笙傳」四冊可說是章君穀一生最重要的代表作,也是最「驚險」的工作。我們看看這封信:
君穀先生:頃接陸京士先生電話,請於明日(十五日)中午十二時駕臨楊管北先生公館午飯,研商問題。......
短短幾句話中,便提及「陸京士」、「楊管北」兩位先生赫赫之名,陸京士為杜月笙親信,相傳杜月笙曾說:「餘子可犧牲,不可犧牲京士」;楊管北,乃是杜月笙身旁謀士。甚至章君穀本人,也有一說他年輕時在中國擔任杜月笙文膽。縱然章氏有如此多資料來源,此書寫成,中間還是不知要發生多少商討和「指教」。
曾經對杜月笙傳提供意見的還有已故國民大會代表戴天球:
承 示大著杜月笙傳單行本中,已將球所提供予以採入,聞悉之下,知 先生虛懷若谷......
就算有這麼多江湖義士、黨國大老提供資料,疏漏或許難免。看這張名片,後頭寫著:「敝友張國鈞兄(章君穀)專誠拜謁,有關杜月笙傳失察之處希請 予以指正,並多多提供資料,以充內容而俾校正」。從這張名片後頭寫的話來看,章君穀是提著這張名片作為拜帖,前往人家家裏為「失察之處」賠罪了。杜月笙當年叱吒風雲,有「上海皇帝」之稱,章君穀寫杜月笙傳之時,杜月笙應該已逝於香港,然而餘威恐怕還不小,把他的一生行跡寫錯了,恐怕要提著頭來賠罪,章君穀能提著名片前往已然是給他莫大面子了。只是從名片中看不出來,章君穀到底拿著這張名片去見誰?
除了杜月笙傳之外,其他歷史小說也免不了有人來「踢館」:
編者先生:貴刊八月廿三日章君穀所寫胡林翼守武昌情形,有與事實不符及用字不通之處......
還有:
關於○○○稿多尚未送核而竟登於○○,頗屬不合,希從本日始凡未經○○○親核閱之稿,請不必再發表,否則一切責任由先生負責是盼!
吃這行飯真難。如同另一封寫給章君穀的信所述:「事實固然是事實,但有關現在
回到一開始的問題,為什麼我提到舊書店總用代號稱呼?由於本網誌打開始只是想整理個人買書紀錄與見聞,而有些舊書店聽來的書業秘辛和文壇八卦,發表在公開版面畢竟不宜,因此便用代號處理。然而網路傳達訊息的速度,比新流感傳播更倍,本部落格才設不久,文章也只是懶懶地有一篇沒一篇 ,預定要寫的八卦都還沒寫哩,那天到KH店,老闆便劈頭恭賀我「有時間寫部落格啦?」----原來書友早已互相傳遞本網誌的消息,而且熟識的老闆,竟一猜就中主人是我。嗚呼,害我原本要寫的秘辛全部吞回肚裡。然而既一開始就用代號稱呼舊書店,便延續下去,自成風格;讀者從蛛絲馬跡推敲何名為何店,也是樂趣。(讀者翻桌:根本不是!)
後來想想,有些秘辛八卦,確實不能說出去,上面的信不是寫了麼,「使人家難過不好」。我想應該學習章老師,下筆雖要旁徵博引,卻也得「下筆必會格外小心」,這就是寫作的責任。
下次我要聽八卦秘辛XD
回覆刪除不意外的話應該就是這個禮拜六啦
回覆刪除您好,我是張伯伯的晚輩,今天想到張伯伯,上網搜尋故事,看見您的文章,您知張伯伯甚深,真想與您見面聊聊天,我姓沈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