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0-01-17

一樣日本人,兩種臺灣

        吾一介囡仔人爾爾,愛看漫畫,時時不離手。年幼時家裏買的是臺產漫畫,歡樂雜誌、蔡志忠、朱德庸、敖幼祥、阿推的漫畫我看得爛熟;及長,進租書店閱讀日本漫畫,又是一番天地。日本漫畫看多了,總教人感慨:主角走南闖北、飛天遁地,讀者隨之神遊於全球各地,好不痛快----可怎麼畫來畫去,老是忘了曾經是日本國土之一的老地方臺灣呢?

        若臺灣能登上日本動漫的舞台,看看主角怎麼在我熟悉的故鄉揮灑熱血,是何等快事!只是,日本動漫中提到臺灣的作品比例甚少,縱然場景移至臺灣,日本漫畫家筆下的臺灣島、台灣人,也總有些 「怪怪的」。

        怪在何處?今天日本人眼中的臺灣,與其說像臺灣,其實還比較像中國----古代的中國。

        我們看看幾個例子:

        這是徐若瑄初到日本發展時拍的廣告,身穿旗袍、手持摺扇、身後是中國宮廷建築。(廟?)

         這是河合單的漫畫「拉麵王」(東立出版),裡頭台灣人(方臉男,像許效舜)穿唐裝、住中國宮殿。這一集的封面,女主角也穿上旗袍,手持摺扇。

        這是藤原芳秀的「拳兒」(長鴻出版),他將臺灣真實八極拳高手蘇昱彰和劉雲樵化作漫畫中的蘇崑崙(就是上圖那個施明德)和劉月俠;作者對臺灣八極拳的發展做了相當大的研究,所以他的臺灣市街畫得很真實----但劉月俠還是免不了要住在有中國宮殿屋冠的大樓。

        這是高橋努的漫畫「地雷震」(東立出版), 裡頭場景雖然相當臺灣化,但不可免俗中國宮殿式的廟宇要來個跨頁,強調「這次的故事發生在臺灣」。

        這是馬場民雄的漫畫「彩虹拉麵」(長鴻出版),場景雖然不在台灣,但跑出了一個在拉麵界被抬升到神的地位之人----安藤清福,速食麵之父。這個人物,影射的真實人物就是前幾年逝世的速食麵之父安藤百福,他是臺灣嘉義人,原名吳百福,戰後在日本設立日清食品,研發出速食麵。

        整個看過來,日本媒體對於臺灣的印象(或說想像),男著唐裝、女穿旗袍,住在雕樑畫棟、樓觀飛驚的中國式宮殿中。這顯然與臺灣街頭看到的人物和建築大不相同。

        ----日本在不久之前,才統治了臺灣半世紀,留下了許多文獻、資料、藝術作品,怎麼戰後馬上把臺灣的樣子給全忘了,想像成這副德性?

        我們回過頭來看看日治時期,日本人是怎麼描繪臺灣形象的:

        上圖攝於台北百城堂。黃鳳姿的作品「臺灣の少女」,封面是一個可愛的竹椅頭仔,是立石鐵臣的作品。書成於1943年,時隔六十餘年,這種小椅子在臺灣仍在使用。黃鳳姿在國小時就在老師池田敏雄指導下,文章揚名全臺,幾年後出這本「臺灣の少女」時,從書內照片看,儼然文藝美少女一名。(最後池田敏雄的「十年計畫」成功,黃鳳姿十八歲時嫁給自己小學老師池田敏雄,說起來羨煞當今多少阿宅!)

        (然而也有一則八卦傳聞:黃鳳姿的文章哪是自己寫的?都嘛池田老師代寫----你私下問問參加科展或演講比賽的小學生就知道了。)

   
        石川欽一郎在20年代的台灣有重大影響力,上面是他的畫冊之近代複刻版。圖中畫的是赤崁樓。

        日治時期臺灣的風景名勝,已經包含許多日人的新式建築,而不是一味追求異國風情。

        提起臺灣,就一定要提起香蕉,這是古今皆然的。上圖為「台灣寫真帖」與香蕉。書成於1908年的日治時代;旁邊那串香蕉推測應是戰後出產。

        不過有時候,想像還是會變調。西川滿回日本之後成立「天后會」,拜的就是天上聖母媽祖,並發行雜誌。你看這尊媽祖,有濃重的西洋味,不說的話還以為是聖母瑪利亞(雖然都是聖母啦)。  

        我們發現日治時代的日本人,對於臺灣的印象圖騰,還算是比較像臺灣的;然而戰後的日本人,對於臺灣的想像,怎麼就越來越不像臺灣了呢?

        前幾日在一次宴會中 ,遇見了日籍臺灣文學教授松永正義,我將這問題提出來,我們以清酒與烏龍茶為參考資料,粗略歸納幾個原因:

        一、日本在戰後,由於政治氛圍,極度不願意回憶起侵略外國的殖民史;在日治時代待過臺灣的日本人,回到日本之後幾乎都噤若寒蟬,因此造成日人「臺灣經驗」傳承的鴻溝,年輕的一代,無法從上一代口中得知臺灣的一切,只好憑空想像。

        二、日本經濟漸漸復甦後,開始流行出國觀光,然而當時的中國仍是鐵幕,加上臺灣觀光業對日人較為友善等因素,想去中國觀光者只能到臺灣逛逛故宮以瞭解中國文化 ,於是臺灣成為中國的一種代替,日人對於中國的想像漸漸和臺灣印象重疊。


        三、日本人對於臺灣的印象,本來就有一條線是走「中國風」的。如上舉石川欽一郎的畫作,赤崁樓豈非也是中國式宮廷建築?西川滿在日治時期的小說「赤崁記」,結尾這麼一段:「忽然從西天擊來一道晃眼閃光,雷電交錯,在濛濛的白沫煙雨裡,龍似乎要從牆壁飛脫昇天那樣,搖動大地而喘息著。」這「龍」的象徵,從日治時代就印在臺灣島上了,今日徐若瑄從兩旁有龍柱的宮殿中走出,或許就是延續這種想像而來的吧!

 

6 則留言:

  1. 信然。在2000年時,小林善紀曾在《台灣論》中提到,在日本有「台灣」兩字的書頂多只能賣到兩萬本,該時期有一個暢銷漫畫《足球小將翼》,當中的「中華.台北隊」沒有什麼特色,純粹的炮灰隊伍。我想大概對台灣沒有太多的印象吧?

    但近年日本作品中提到台灣的機會大增(她會跟日本爭釣魚台,怎麼說也不像路人甲),2009年出版的《義呆利2》,裡面提到台灣像「個性強悍,打扮時麾的女孩,最近要擔心的事源源不絕...」

    日本人畫台灣的建築成中國風我覺得無可厚非,台灣的建築本來就長這樣。再者,台灣的建築除了101外,好像也沒有其他揚名國際的代表性建築。

    回覆刪除
  2. 樓上網友

    所謂「中國建築」指的是中國最正統的建築,即北京宮殿是也。中國建築一如其語言系統般,其實是多元複雜的,廣東建築與北京建築其實完全不同(就像北京話與廣東話完全無法溝通),一般人可能看不來出來中國各地建築有什麼差別,但我們專業的人是一眼就看出差別的。

    台灣有沒有「中國建築」?本來是沒有的;但蔣據時代倒是蓋了一些,比較有名的就是中正廟、圓山飯店那些。甚至,蔣據時代曾把台北城幾個城門從閩式的改成北京式的。

    回覆刪除
  3. 我認識的當代日本人裡,十之八九對台日中三國的近代史並不熟悉,他們隱約知道台灣與中國是不同國家,但對歷史糾葛並不熟悉。

    戰後日本對台灣疏離,除了作者提到的「植民地情結」以外,當然還有很大一部份是,蔣據時代刻意讓台灣與日本疏離。舉例而言,學校禁日語日文,禁日文出版品電影歌曲,禁止日本人來台觀光(只有來台商務及少數特定理由才給簽證);1972年中日建交更是終結台日交流。

    老實說1990年以後的日本人重新認識台灣,李登輝佔一半功勞。李登輝保有戰前日本人講話的腔調及用語(與李登輝同齡的日本人也隨時代改變了);日本人見到李登輝仿佛見到了自己過世的長輩一般,很自然就對李登輝產生好感。

    回覆刪除
  4. 你提到的日本書籍和影像,都是很早期的,
    然而早期的台灣也的確以中國自居,
    直到一九七零年代,華僑子弟也是來台灣尋找大中華印象。
    (例如溫瑞安的神州詩社)
    部分文人也還是把台灣當中華(EX.三三集團)

    至於早期日本印象中的台灣比較接近台灣,
    這是因為來台灣的日本人自然會有一種旅遊獵奇的心態。
    他們要記錄「本島」是如何異於「內地」,
    對他們而言,台灣是「屬於日本」的台灣,
    而不是屬於中國的台灣。

    台灣自從日治之後,一直擁有日本、中國兩種文化身份。
    尤其現代化之後,老舊台灣的資產漸漸消失,
    日本人想要在台灣身上尋求異國風情,
    也只能走中華路線了。
    想想,如果徐若瑄穿著和服、用日文說:「這就是台灣!」
    這樣多奇怪啊!

    回覆刪除
  5. 每次提到台灣節目就放中國樂曲,旗袍,實在
    很奇怪,徐若瑄有原住民血統,為什麼不穿原住民
    傳統服飾,就像以英裔白人為主體的紐西蘭也是標榜原住民毛利人文化做整個國家代表,而不會把英國那一套拿出來

    回覆刪除
  6. 因為徐若瑄廣告是在打"麻婆豆腐"口味的泡麵,穿原住民傳統服是不是很奇怪嗎?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