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09-12-06

再談舊書的網路拍賣與網誌評論

        在網路上看到一則討論,遠流博識網的珍品交流道,在某一天有「報馬仔」貼出奇摩拍賣出現一本吳魯芹的「英美十六家」訊息。這訊息底下的第一則回應A說,這本書我在舊書店50元就買到了;第二則回應B就說,我在光華商場10元買到;第三則回應C說,我上次花了好幾千才買到,不過這裡的留言素質越來越低了。

        此言一出,爭論開始。 前面留言說以低價購得的人回應C說,是你花冤枉錢用幾千塊買我幾十塊就能買到的東西,居然還說我沒水準?也有人跳出來說,好書本來就應該要有好價錢,若舊書不論品質每本都是十元二十的在賣,臺灣的舊書市場永遠沒有提昇的空間。
        http://www.ylib.com/class/topic3/show1.asp?No=74972&Object=bid  

        一本書,釣出兩樣態度,可謂本文的最佳註腳。

        以消費者來講,恨不得舊書店老闆都變成瞎子,不問書的品質稱斤便宜賣出。有些老闆確實也是這樣做的,前些日子網路有一家極大量便宜售二手書的賣家,也不知是從誰丟出來的舊書堆掃回來,居然出現一本夏宇的備忘錄,起標99元,老闆連出版年份等圖書資訊都懶得打,還是有人在問與答問了,老闆才去查的。甚至有人提出能否提供更多書影,老闆則以「人手不足、網路空間不夠」寥寥幾句回絕。比起過去賣備忘錄的人,都得必恭必敬詳述品相、版次、有無簽名、書影拍得精美無比來講,這是我所看過賣這本神品賣得最無所謂的賣家了,我拍案大笑之外不禁要讚聲「絕」!不過,在眾人逐鹿問鼎之下,這本書自然仍以起標價百倍以上價錢結標。

         自然,為了「提昇舊書文化發展」、「還給好書一個應有的價值」等目標正確但足讓買家嘔血三升的理由,也有越來越多的老闆,書價開得相對較高;有些本來書價不高的店,也因為看了網路結標價不斷攀升也學著一再提高;甚至PS店老闆譙曰:「現在連橋下擺賊仔市的,賣的價錢都比我高!」嗚呼。

        是以,近十年來,網路拍賣以及各種舊書交流的論壇、網誌,確實影響了戰後以來已經約定俗成的舊書業結構 ,縱沒有擊垮,也是抽樑換柱、移花接木過而綻放出新貌了。

        早些年,遠流博識網的珍品交流道,可謂極盛一時,所有愛書、讀書、買書、賣書、找書的人齊聚一堂,好不熱鬧。然而近年聲勢已大不如前,原因不說別的,根本上每個人對追求「珍品」的心理,原本就不容易開誠佈公。

        既然是珍品,自然是見少買少,成為眾藏書人所必爭,怎麼會拿出來和大家分享呢?舉個實際的例子,假設我今日在網拍看見夏宇備忘錄三本只賣九十九還免運費,自然是連忙下標並火速到廟裡祈求全世界只有我看到這則消息。

        因此,報馬仔不定時在珍品搜查網上公佈網拍出現了哪些絕版珍本,實在是佛心來的。此「報馬仔」不知是有專人發佈?抑或是遠流的網站管理團隊?或是賣家自行以「報馬仔」化名自行刊登?且報馬仔會報的書,似乎以戰後新文學作品居多,其他歷史文獻較少。

        於是,哪家舊書店或網路賣家有哪些好書,你也藏秘,我也緘默, 除了報馬仔久久一次放出好書拍賣訊息,鮮有其他人作這種功德。因此,立意甚佳的珍品交流道,功能衰減為幾乎只剩下找書小啟和賣書廣告的訊息。

        網誌平台資源豐富,或許也是珍品交流道衰退的原因。要談書論書,甚至要炫耀自己用多低價購得何等珍品,自可在個人網誌上大書特書;同樣的內容發表在公開平台,可能人人唾棄,但發表個人網誌上,連一聲tshi̍h-tshn̍gh都無,雖然一樣人人都看得到。

        既然珍品交流道失去交流之道,大家自然退回自己的窩自求我道。

        如今可以窩在自己的網誌論書,那就可以開誠佈公了吧?非也。

        網誌雖說是個人園地,文章卻是對全世界開放。想對什麼舊書、哪家店面作評語,只要想看的人,透過Google都看得到。因此,若越多人網誌討論夏宇的備忘錄(原諒我一直用這本為例),自然就越多新手藏書家看到,想擁有的人越多,書價也自然被搶得 / 炒得越高。(所以看官也可以試想:我是不是想炒作備忘錄?)

        這對網誌寫手來說,是一把雙面刃----自己已經有的書,經由書評炒作得越有名,該書增值的效果越大;反之,自己沒有或尚未收全的書,書價炒作得越高,日後想要入手勢必要花更多錢。而且越是名家寫手,效果越大。

       於是網誌寫手要如何說書,尤其避免把自己還沒收齊的書先炒作起來,成為一種微妙的衡量。

        臺灣的舊書業躍上網路愈發熱鬧,正是因為網拍、網誌可以密切聯結、互相溝通的機制越來越快速便利;另一方面,也有越來越多網誌寫手本身就是書店主人或網路賣家,既可以論書又能炒自己賣的書,何樂不為?於是在百家爭鳴中,大家不斷低調地搜尋試探和大聲地吆喝炒作,臺灣的舊書業前景看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